河南广播电视台出彩中原栏目7篇

河南广播电视台出彩中原栏目7篇河南广播电视台出彩中原栏目 第12卷第14期2021年7月Vol.12No.14July 20212152021年4月,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中心在郑州举行《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河南广播电视台出彩中原栏目7篇,供大家参考。

河南广播电视台出彩中原栏目7篇

篇一:河南广播电视台出彩中原栏目

12 卷第 14 期2021 年 7 月Vol.12 No.14July

 20212152021年4月,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中心在郑州举行《中国节日》系列特别节目创享峰会,会议以中国传统节日为切口,探讨打造“中国节日”IP 的融媒创新传播新机遇 [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生活消费的方式 , 数字技术和5G、4K、AR 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传统媒体节目带来了创新空间。面对媒体融合不断加强的趋势,河南广播电视台以《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抓手,认真思考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媒介体验,利用线上线下全网资源,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媒优势,共下一盘棋,在文化节目创新中推动河南广电整体工作破局出圈。一、坚守文化内核,持续融媒创新(一)文化类节目创新与融媒齐头并进河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河南厚重的文化历史下,有着以共同文化、共同情感价值、共同理想精神连接起来的民众基础。1994年,河南广电根据河南地方戏剧特色,推出河南卫视戏剧品牌栏目《梨园春》。2004年开播的《武林风》和《华豫之门》,以中华武术文化和中国历史文化为内容,打造了河南综艺品牌。到2013年,河南电视台文化类节目开始进行融媒尝试,《汉字英雄》以文化擂台的方式,让观众通过手机网络进行互动参与,认识到中华汉字的魅力 [2] 。《汉字英雄》与视频门户网站爱奇艺进行了台网联动播出,并开发了汉字英雄手机端游戏 APP。同年,河南卫视挖掘河南姓氏文化,《知根知底》节目的播出掀起了华夏寻根热潮。2014年河南广播电视台整合旗下主流媒体单位及新媒体公司,组建了大象融媒体集团。2015年大象融媒建立一次采集,多种生成的新闻采集中央厨房,新闻信息处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016年,大象融媒在中央厨房融媒模式的基础上摸索出“新闻岛”模式,为日后进行热点话题设置埋下了伏笔。2017年,河南卫视看准融媒契机,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媒介创新,将打造传统文化特色 IP、走青春化受众策略作为文化节目品牌的生长内核 [3] 。2020年,河南广播电视台成立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河南电视台在打造系列节目的融媒进程中实现了“融媒体统筹、新媒体首发、全媒体跟进”的运作模式 [4] 。河南电视台将电视文艺部和纪录片部进行合并改组,成立了18个导演工作室,工作室制度促活了体制内成员的创作热情 [5] 。2021年,河南春节晚会采取导演竞聘上岗制,在节目运作上,依托全媒体营销中心工作室,在不同工作室和不同工种团队间进行精准协作。2021年河南春节晚会的成功“出圈”,开启了河南广播电视台文化类节目全面融媒创新之路。(二)线上线下优势互补媒体融合是“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的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6]。长期以来,传统媒体融合往往局限在单一的传统媒体内增加新媒体部门,传统节目部门和新媒体部门各自生产内容,台网互动只停留在照搬传统媒体的内容上。面对这一问题,河南广播电视台积极探索优质内容孵化、多渠道信息宣传、全媒体占有的融媒新路子,实现新旧媒体线上线下优势互补,同下一盘棋,聚力打造中华传统文化 IP 品牌。河南卫视作为河南老牌传统媒体,一方面扎根本土,延续河南文化类节目的传统文化定位;另一方面利用传统媒体在地性的优势和良好的观众基础,打造优质文化类节目内容,发挥了传统主流媒体的文化教育功能。大象融媒打破了传统的融媒形态,对其旗下电视、报纸、手机端等多家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了融合。各媒介单位利用自身优势各取所长,齐心合力在同一话题上进行深度耕作 [7] 。在融媒宣传上,大象融媒利用新媒体平台多样性、时效性强,互动好,聚流量的优势,进行传统文化话题延伸,为观众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服务体验,在传统文化节目品牌的建设和宣传上起到了助推作用。(三)共享文化 IP,形成传播矩阵河南广播电视台文化类节目融媒创新不仅体现在利用好各平台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上,还体现在积极主动打造传统文化 IP,进行传统文化 IP 的多方河南广播电视台文化类节目融媒创新路径研究——以《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运营为例张懿(许昌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摘要:2021年2月,以河南广播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成功“出圈”为开端,河南广播电视台策划并启动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河南广播电视台坚守中原文化和黄河文化内核,跟紧融媒时代进程,利用好台网融合优势,把握文化传承规律,探寻当下文化类节目的创新模式。通过传统文化IP 资源联动共享,形成融媒大矩阵;通过多屏联动,实现传统文化传播的圈层突破;通过主动话题设置,积极探索节目短视频传播新路径。关键词:河南广播电视台; 《中国节目》系列节目;融媒创新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4-0215-03

 216广电视角共享联动。河南电视台将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打造成了专业服务政府机关、社会企业以及受众的对外联络合作窗口。2021年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开创了河南广电同河南博物院、河南传统文化景区间的文化热点联动模式,充分利用了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吸引力,共同打造传统文化大 IP。在《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宣传上,河南广播电视台同省外其他各媒体和线上新闻门户网站共享文化 IP 话题,形成全媒体传播矩阵,实现了传统文化 IP 的现象级传播。在节目投放上,联动河南共青团,服务年轻受众群体。二、守正创新,打造传统文化品牌(一)把握文化传承规律好的文化节目离不开其背后的文化内核和节目渗透的文化价值观念。《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把握文化传承规律,坚持将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和创新文艺表达相结合,讲好传统文化故事。系列节目立足黄河文化,将一脉相承的中华传统文化优秀价值观融进节目内容,通过构建故事场景叙事,把传统文化的大情怀、中华民族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传递给观众。2021年河南春节晚会中,《唐宫夜宴》以小人物、大场景、大情怀的文化叙事手法,把现代年轻人熟悉的生活场景和唐代女乐官们的生活交叉,让河南博物院中的女乐俑们穿越时空,带领观众欣赏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观赏现存于世界各地的祖国历史名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唐宫夜宴》通过现代技术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舞台体验,把中华传统文化和人们民族身份的认同感、民族文化自豪感融入节目。《天地之中》用太极武术讲述了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对星空的探索和对航天事业的追求。其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巧妙地将太极文化的天人合一、我国古人探索星空的观星台、浑天仪同众人瞩目的中国航天事业相融合,象征着中华民族不断探索的精神。《端午奇妙游》的节目《祈》,根据端午节庆传统里人们到水边举行祭祀的中华传统,以黄河传统文化中的洛神为原型,将身着五彩服的洛神飞天形象用艺术视觉审美进行展现,给观众带来了视觉震撼。(二)创意融合打造优质节目融媒环境下,服务好用户、打造优质内容,是文化类节目文化品牌形成的关键。《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打破传统节日晚会的节目形式,采取轻量化、片段化、沉浸式的节目设计,将观众观看节目变为电影欣赏体验。2021年河南春节晚会采用广告、电影拍摄技术流程 [8] ,将4K、AR 技术运用到节目的制作中,用技术手段将晚会实景和虚拟联动场景相结合,把晚会变成一个个小型的电影故事,观众沉浸在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叙事中。从《元宵奇妙夜》开始,《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借助河南春节晚会成功的文化 IP——“唐宫小姐姐”的 IP 热度,开启了整体叙事的新模式。《元宵奇妙夜》首次采用无主持人的晚会形式,以穿越时空的陶俑女乐官串联起了河南博物院、《清明上河园》、洛阳名堂和歌舞主会场。《清明奇妙游》首次采用二次元人物串联节目的形式,将“唐小妹”数字化,以新颖的节目形式为观众传达了优秀的河南文化。《端午奇妙游》延续之前的唐宫 IP 故事系列,将“唐小妹”角色化、个性化、立体化、定制化,让观众为“唐小妹”定名字、选演员。《端午奇妙游》以年轻人喜爱的“网剧 + 真人秀综艺”的节目形式,用四位“唐小妹”的端午故事引出精心设计的传统文化节目,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热度推向高点,也让河南广电成为传统文化和节目创新的融媒标杆。三、受众导向,探索高互动模式(一)多屏联动,突破受众圈层河南广播电视台在2020年河南春节晚会开始了从大屏幕到小屏幕的分屏传播尝试。新媒体时代,随着人们生活和媒介使用习惯的改变,移动小屏、碎片化浏览、社交互动化成为融媒的一大方向。《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积极探索多屏互动新模式,利用不同平台的受众定位和优势,助力节目突破地域、年龄、文化圈层,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首先,在首播渠道上,河南春节晚会在河南卫视、大象新闻客户端播出的同时,还选择了河南用户数量大、下沉民众、注重乡土文化传播的快手APP 视频直播平台进行晚会同步直播和同步晚会解读。《奇妙元宵夜》在河南卫视、大象新闻客户端联动直播的同时,首次尝试在微博全民社交平台进行同步直播。由于新技术尝试,《清明奇妙游》播出延期,采取了河南广播电视台各频道直播、重播的形式播出,在积累了前作人气的基础上,将流量引回河南卫视和大象客户端。其次,在视频投放渠道上,《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将节目投放的重点放在了年轻人聚集的新媒体视频平台哔哩哔哩,并通过在河南春晚官方、河南共青团、大象新闻、河南卫视等哔哩哔哩官方账号上同步投放,吸引众多年轻人参与到节目的观看和讨论中。其中,河南春节晚会投放哔哩哔哩平台河南春晚官方账号累计播放量719万次,累计互动弹幕12.9万条;《元宵奇妙夜》投放同平台河南共青团方账号累计播放量98万次,累计互动弹幕2.4万条; 《清明奇妙游》投放河南春晚官方账号累计播放量156.5万次,累计互动弹幕2万条; 《端午奇妙游》投放河南春晚官方账号累计播放量263.4万次,累计互动弹幕3.2万条,并获得14.6万系列追剧订阅量。《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通过走年轻化受众策略,认真研究受众群体的观看习惯,在投放渠道上采取多屏传播的方式,使受众在节目的观看和互动上更加方便,优化了受众观看体验,使传统文化在节目播出后又进一步突破传播圈层。(二)设置话题,互动传播2021年河南春节晚会优质传统文化节目的出圈,将 # 河南春晚 ## 唐宫夜宴 # 等微博话题推上热搜。2021年河南春晚播出期间,由网友热搜、猛犸新闻、微博综艺和微博美学发起的相关话题,让传统文化在节目外持续传播。在主流新媒体的话题引导下,

 第 12 卷第 14 期2021 年 7 月Vol.12 No.14July

 2021217网友们纷纷参与到相关话题的互动中,在这个过程中,“唐宫夜宴”这一传统文化 IP 品牌建立起来。从《元宵奇妙夜》起,《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开始进行微博平台的直播和视频投放,通过网友们的高度话题互动和节目短视频传播。在《端午奇妙游》播放期间,“端午奇妙游”和“中国节日”IP 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由网友发起的热搜 # 河南卫视杀疯了 # 获得10.6亿次阅读量、20.8万次评论和2.2万人进行话题内容原创参与。《端午奇妙游》播放期间,河南广播电视台主动进行热搜话题设置,在上表统计的9个话题中,有5个话题来自河南广播电视台内部媒体,一个来自新浪,另外两个来自央媒。《端午奇妙游》节目在内容上,将节目分成多个故事板块,在故事板块中巧妙地融入传统文化节目。这样的短视频板块设置有利于节目片段在不同平台进行转发传播,可以增加单个节目内容的受众获取率和曝光率,让出彩的节目内容更容易被受众接收。《端午奇妙游》水下舞蹈节目《祈》在短时间内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新华网在新华网微信视频号上转载了河南卫视新浪视频号上的《祈》节目片段,获得19万的点赞量。《祈》诠释了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游鸿,婉若游龙”的传统舞蹈之美,水下飞天以《千里江山图》为背景,激起了人心中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舞蹈演员勤奋刻苦的专业精神,体现了当代勤劳、勇敢、肯吃苦、能创新的中国人的精神价值观念。观众在高度的节目互动参与中,实现了民族身份的认同。四、结语《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成功,一方面在于河南广播电视台坚守根本,始终着眼于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对中原文化和黄河文传进行传统文化上的细致深耕,以中华传统文化为 IP,打造文化节目品牌;另一方面在于河南广播电视台在融媒进程上坚持不断创新,将观众体验放在首位,形成了受众高度参与、高度互动的台网互动模式。《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融媒创新,在为传统文化传播注入活力的同时,也让河南广播电视台走在了同行媒体的前列。参考文献:[1] 王璐 . 河南广播电视台打造“中国节日”大 IP 探寻“节庆经济”新蓝海[EB/OL]. 大象新闻,https://www.hntv.tv/sehui/article/1/139456068378545 7664?v=1.0,2021-05-18.[2] 左雪梅 . 河南卫视构建中原文化品牌的探索及启示[J]. 当代电视,2015(02):93-94.[3] 牟燕红 . 打造传统文化特色 IP 品牌,不忘追求青春化[J]. 电视指南,2016(11):44-47.[4] 大豫热点 . 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于2020年正式成立[EB/OL]. 搜狐新闻,https://www.sohu.com/a/386286412_100124375,2020-04-08.[5] 王胜昔.“水下洛神”如何从创意变成现实[EB/OL].光明日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06/22/nw.D110000gmrb_20210622_1-09.htm,2021-06-22.[6] 蔡雯,王学文 . 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09(11):87-90.[7] 韩云 .“大象”起舞:从物理聚合到融合——大象融媒...

篇二:河南广播电视台出彩中原栏目

oadcasting & Television广电聚焦

  传媒∷MEDIA

  2021.11(下)

  49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创新策略研究文/于 洋

 殷晓峰在当下复杂的国际传播格局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与重阐对增强国人自信,建立更有底蕴和内涵的精神坐标意义尤为重大。从《河南卫视2021春晚》《元宵奇妙夜》到《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再到《七夕奇妙游》,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虽然主题各不相同,节目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和改良,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表达成为每档节目最突出的特色。该系列节目在内涵主旨、策划理念、节目形态、传播与营销等方面的尝试为同类型节目的升级改革再添新范例。一、精神内涵创新:传统文化的活化与地域文化的彰显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近几年以传统文化为题材和元素的原创节目层出不穷、佳作频出,如《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典籍里的中国》等。该类节目在形式层面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相对容易,但如何做到结合时代特色,进行创新性呈现和创造化阐释传统文化精髓,依然是节目策划和制作者面临的一道难题。1.精深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融汇与重释。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使传统节日凝聚了一个民族的天文历法、风俗礼仪、信仰祭祀等文化内容,“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这些凝聚着华夏民族几千年来生活智慧和集体记忆的特殊时间节点会快速将观众带离琐碎的日常语境,节目精准抓取了“传统节日”在文化语汇中的独特辨识感。同时,节目在视听语言上通过符号化的道具和场景化的演绎,把时令节日的各种古老风俗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如清明时节“缅怀先祖、郊游踏青、蹴鞠、投壶、斗草”,七夕“投针验巧、遥拜织女、穿针乞巧”等,使观众自然而然融入礼乐和谐、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民族精神作为传统文化的根与魂,往往也是节目中最难呈现和创新之处。区别于以往晚会主持人口号化的宣传语和煽情化的诗朗诵,河南卫视系列节目采用“拟人化、情节化、经典化”策略,将其蕴含在丰富多彩的节目中,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深广且深刻”的阐释。首先从涵盖范围来看,既有《七夕奇妙游》中《破阵乐》通过花木兰、戚家军等展现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大义;也有《清明奇妙游》节目《少年》里自强不息、孜孜以求、不负韶华的个人奋斗精神。其次,从对民族精神深刻思辨的角度来看,节目始终贯穿中华民族“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也更容易引领观众产生深层次的情感共鸣。2.厚积薄发:中原文化的自信表达。河南卫视系列节目很好地把握了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的根脉。这种基于地域文化深入思考的节目特色并非凭空而来、一蹴而就。早在20世纪90年代,河南卫视就开始尝试创作传统文化类节目:如《梨园春》是对传统戏曲文化的发扬、《武林风》是对中华武术文化的继承、《汉字英雄》《成语英摘要: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紧抓时代主题,聚焦社会热点,拓展节目形态,革新节目传播策略,开启了节日晚会高质量、多元化、全覆盖的新探索。本文从精神内涵创新、节目形态与艺术表达创新、节目传播策略与文化产业创新三个维度对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进行详细分析、总结经验,并展望未来文化节目的发展趋势。关键词:河南卫视

 节日晚会

 文化节目

 品牌传播

 Broadcasting & Television广电聚焦50

 传媒∷MEDIA

  2021.11(下)

 雄》是对汉语言文化的传播,还有《华豫之门》《文学英雄》《隐秘的细节》等同题材的创新之作。河南卫视在传统文化类节目的选题、策划、制作、宣推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正因如此,“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才能在节目选取、制作细节以及风格定位等各方面呈现出更成熟、精良的品质。系列节目的地域文化特色还体现在时间维度上形成纵贯夏、商、西周、汉、唐、宋、元等朝代的历史文脉,将中原大地上灿若星辰的历史遗迹、名人典故巧妙地糅合在节目中,通过实地走访,借助数字影像技术,将出土于河南的“贾湖骨笛”“妇好鴞尊”“莲鹤方壶”“云纹铜禁”等国宝一一呈现。与此同时,系列节目还在空间维度上编织了一幅横跨郑州、登封、信阳、开封等要塞的“黄河文化矩阵图”,节目中《医圣传人》讲述东汉南阳张仲景悬壶济世的故事、舞蹈《龙门金刚》表现洛阳龙门的山水佛光、戏曲选段《穆桂英挂帅》再现了北宋开封杨家将的传奇佳话,这些节目无一例外地呈现出河南地域气度恢宏、积淀深厚的文化魅力。3.纵横开阖:古今对话中的文化创造。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体现在如何激活先贤哲人智慧的现代性价值,以及如何回应当代话题上。河南卫视系列节目将航天问月、抗击疫情、戍边卫国、扶贫攻坚等社会热点话题融入节目编排,巧妙地借古说今。一方面拉近遥远历史与观众的距离,与此同时活化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中的创造力价值。春晚节目《天地之中》通过传统太极与现代航天科技的融合翻新,织就青年人心中的“航天强国梦”;《七夕奇妙游》中《给女孩》《为自己鼓掌》等节目找到了“七夕女儿节”与现代女性“自立、自强、自爱、自信”的精神风貌之间的契合点。同时,“不畏艰险,奋勇拼搏”的人生姿态也成为该系列节目唤起当下年轻受众内心斗志的高度发达的当下,人们的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空前活跃,阅读面更广,视野更开阔,更善于体现独立思考。近年来,很多纸媒因各种原因,发行量、订阅量、阅读率呈现直线下滑的态势。在如此惨烈的大浪淘沙态势下,尽管《上海支部生活》为严肃的政治类刊物,但依然以40余万份的发行量,占据上海主流媒体的前列。新形势下,无疑对党刊“漫画小品”的特色和思想引导建设路径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何做到既不触碰一丝敏感界限,又能旗帜鲜明地刊载代表党刊地位和作为的作品,继续保持和体现“漫画小品”这个传统品牌栏目的深刻的思想性和政治高度?这些就需要党刊工作者具备与时俱进对新闻热点的新闻职业敏感、深入持久地对新闻采编文字的精准表述和配有极具幽默、讽刺、视觉冲击力的艺术表现手法,使“漫画小品”栏目在传统党刊中的地位始终不动摇。新媒体时代,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更加迅捷,新闻传播速度也是与时俱进。新媒体借助公众号平台,不受时空所限制,第一时间发挥新闻警示、引导等作用。作为传统品牌新闻栏目,“漫画小品”在新形势下要历久弥新,从主题的专门选择,到思想内涵的深度提炼,艺术创意的独特构思,表现手法的不断创新,人物形象的鲜明勾勒等思想引导的特色和建设路径为主旨,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以深刻、击中时弊的选题,提出和反映事物的本质和揭示深层次的问题,以及时、精准的文字表现形式,辛辣、诙谐、讽刺、幽默的表现手法,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幽默苗子,最终产生趣味无穷、忍俊不禁的效果。新媒体时代,为使《上海支部生活》继续不断地向纵深发展,“漫画小品”栏目要顺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要求,面对当下社会价值判断失范和道德滑坡所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漫画小品”要充分发挥新闻漫画的特点和优势,要及时回应读者的持续关注。要充分发挥党刊的优势,争取挖掘更多的绘画人才参与到“漫画小品”的创作队伍中来。还要利用现有的新媒体优势,除了已经建立深度合作的“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外,未来,《上海支部生活》“漫画小品”栏目可以更进一步地通过其他新媒体平台,比如抖音、哔哩哔哩、快手等APP,加以拓展传播,使传统品牌栏目“漫画小品”在网络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作者系《上海支部生活》主任编辑参考文献[1]苗建忠.中英新闻报道中的模糊语言研究[J].幸福生活指南,2019(16).[2]刘一丁.中国新闻漫画[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3][英]彼得·伯克.图像证史[M].杨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杨佳汶.新媒体时代漫画的创作及发展研究[J].参花,2019(22).【编辑:孙莹】(上接48页)

 Broadcasting & Television广电聚焦传媒∷MEDIA

  2021.11(下)

  51重要支点,如《端午奇妙游》中引用屈原《九章涉江》的章句:“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配以赛舟勇士昂扬的斗志和勇立潮头的身姿,给人一种敢为人先、不畏艰难的震撼之感。二、节目形态与艺术表达创新多数节庆晚会以“演播室现场+与观众同时空演绎+主持人串联+歌舞、语言类节目”这样的主体框架搭建,创意往往是基于节日的仪式感来烘托喜庆、祥和、团圆的氛围。但由于长期以来各级卫视多沿袭这样的创作理念,久而久之带来同质化、模式化的发展瓶颈,以至于后期演变成“豪华舞美、明星阵容、红包雨频发”的形式化比拼。1.除旧革新:综艺晚会的全新创意理念。河南卫视创作团队锐意进取、大胆创新,摸索出“虚拟时空+综艺+剧情”的框架理念,除第一档春晚以外,全部采用录播形式,不设现场观众,没有主持人串联,更是打破流量明星的盲目崇拜,根据晚会主题选择、编排节目。从观众反馈和亮眼的收视数据来看,“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对传统晚会除旧革新的反思,与顺应时代发展、回应观众审美需求的创意理念是成功的。新颖的策划必须有高水平的节目构成来落实,河南卫视又走出了“小、正、美”的创作实践路线。“小”主要指投资少,时长短,节目数量少。每台晚会的成本仅有500万元左右,晚会时长30~40分钟,而平均每台晚会的节目更是优中取优,仅有6~8个。“正”则是指立意高远:像《白衣执甲》《我根是炎黄》《少年》《为自己鼓掌》等节目都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争上游、锐意进取的品质。“美”是节目播出后,很多观众最强烈的感受。这一方面源于创作团队紧紧把握住观众的欣赏需求,自《唐宫夜宴》成功“破圈”后,迅速提炼节目要素,把“古典歌舞的美、现代化的影像包装、雅致的格调”等特点贯彻到后续节目的选取和创作中,陆续推出《纸扇书生》《祈》《龙门金刚》等代表作品,形成了良好的收视期待;另一方面节目大量采用实景拍摄——层峦叠嶂的老君山、春色烂漫的西九华山、清新秀美的信阳茶田等,自然风光的迤逦、名胜古迹的雅韵成为该系列节目最吸引人的舞美包装。2.技术赋能:打造沉浸式观赏体验。河南卫视系列节日结合VR、AR等虚拟影像技术,营造了更为灵活、自由、多维度的演绎时空,打破传统文艺晚会固定的时空限制。几档晚会的场景时而在河南省博物院、洛阳应天门、嵩阳书院等实景地;时而穿插数字三维的《清明上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金明池争标图》等虚拟场景。全新的视觉体验、融古通今的时空维度,极大调动了受众的观赏兴趣。“传统文化依托现代媒介技术叠加了历史和当代,虚拟和现实,大众又通过具身的文化实践参与和延续节目生产,从而拓展新的文化空间”,进一步阐释具身性是“主体借助技术来获得感知,并将技术获得的感知转化为人的认知,从而构成人与世界的生存关系”。无论是千年前的盛唐夜宴,还是北宋汴京的清明上河,这些传统文化都无法通过节庆晚会的现代舞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具身感”。但在河南卫视系列节日中,通过增强现实、混合虚拟现实和3D数字成像技术,使得媒介技术自然而然地幻化为观众的一部分身体感官。比如,歌手戴荃演唱《清明》时,背景通过增强现实技术被置换为《清明上河图》的场景,城阙高楼、车水马龙,一时间观众随着歌手的视点穿越千年,走进热闹喧嚣的北宋集市。技术赋能使得河南卫视系列节目打破传统文艺晚会保守严肃的“仪式感”,不再将传统文化作为宣教文本,而是借用媒介技术巧妙地营造感性幻象,将观众带入传统文化生发的时空,沉浸其中、切身体味,进而形成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3.立美弄潮:用时尚化表达与青年人共情。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播出后获得了青年人的热烈反响,据微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25日,“#河南春晚舞蹈唐宫夜宴#26.1万次讨论、阅读量2.1亿,#河南元宵晚会 审美在线#5.6万次讨论、阅读量1.1亿,#端午奇妙游#39.4万次讨论、阅读量6.5亿”,由此可见,随着河南卫视系列节目的不断推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在评论中,“网感”“时尚化”“国潮风”成为青年人普遍赞誉的节目亮点。系列节目打破类型界限,将剧情和网络综艺的新鲜元素加入节日晚会中,通过“唐宫小妹”的IP人设,编织了四位主人公唐小竹、唐小可、唐小玉、唐小彩的“成长叙事线”,并用年轻人熟悉的“穿越”叙事模式,连接现实与虚拟时空的演绎逻辑。“穿越”本身是现代性的叙事话语,从春晚《唐宫夜宴》唐小妹们在进宫途中穿越回远古,到《清明奇妙游》唐小妹们从古代穿越到现代的郑东新区、千禧广场等,节目都在积极运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叙述话语激发其临界感和代入感,从而将节目中的叙述者投射为自我情感的载体。另外“游”这一独特的流动视角,也打开了节庆晚会还原宏大历史,具象表达文化氛围的新视野。节目大量运用过肩镜头、主观镜头、内心独白等视听语言技巧,为观者营造沉浸式文化体验中赛博主体“在场感”的难忘经历。与此同时,分格漫画、Q版人物、音乐特效、花字等网络综艺的表现手法也被灵活地融入节目当中,既丰富了视听语言又拉近了与年轻人的距

 Broadcasting & Television广电聚焦52

 传媒∷MEDIA

  2021.11(下)

 离。当“体验”取代“静观”“仪式”变为“沉浸”,智媒技术赋能受众想象力,使得传统文化“活”起来也“潮”起来了。三、节目传播策略与文化产业创新一流的内容制作需要有一流的传播和...

篇三:河南广播电视台出彩中原栏目

华文化、娱乐为频道节目特色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河南卫视出圈了

 目录/1.如 何 出 圈2.因 何 出 圈3.出 圈 以 后4.出 圈 不 出 格5.圈 住 知 识 点

 PART

 01如何出圈

 议学材料一切要从“唐宫夜宴〞开始说起2月12日大年初一,河南卫视春晚登上微博综艺榜晚会栏目类第一,其中一个名为?唐宫夜宴?的舞蹈视频在微博的播放量已达千万级别,不少网民直呼“太好看〞。2月14日,?唐宫夜宴?舞蹈设计方郑州歌舞剧院进行了公开直播,解密这支“火出圈〞的舞蹈背后的故事。舞蹈编导陈琳介绍说,作品中演员的造型灵感,来源于河南博物馆中的一组唐三彩乐俑。这支舞最初的名字叫做?唐俑?,后来因为改编,为使作品名契合作品故事本身,遂又更名为?唐宫夜宴?。同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河南春晚总导演陈雷。这名80后导演表示,在筹划河南春晚时,导演组希望立足中原文化,然后用时尚的、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包装。“我们希望通过春晚这种形式,让年轻人重新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甚至将民族文化融入到他们的生活、情感和行为里去。〞

 文化魂,最迷人。结合上述材料,答复以下问题:在看?唐宫夜宴?之前,你知道河南博物馆有一组唐三彩乐佣吗?谈谈你对河南卫视春晚总导演所表达的筹划意图的认识。议学问题

 议学提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各种形式的文化载体希望立足中原文化,然后用时尚的、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包装。希望通过春晚这种形式,让年轻人重新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甚至将民族文化融入到他们的生活、情感和行为里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采用多种促进文化传播形式 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以优秀传统文化鼓舞人们, 实现中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开展 文化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影响着人

 PART

 02因何出圈

 议学材料相关主创人员坦言:“坚持做文化的我们,遇到了正在等文化的受众。〞“杀疯了〞的河南卫视,背后是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底层支撑:天时:短视频的兴起,让创新型的爆款节目获得极大关注,进而反哺整个“奇妙夜〞系列节目的势能;地利: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便是秦砖汉瓦,河南作为中原文化的中心,有着厚重的文化素材和底蕴;人和:出生于国家经济快速成长期的年轻观众,有更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也掌握着社交媒体话语权,具有传统文化符号的优质内容,有了破圈的土壤。

 “文化是一个生命体,我们正与时俱进地嫁接优秀文化,激发文化自信的深沉力量,努力创作更多更优秀的作品。〞——端午奇妙游〞执行筹划徐娜国潮风起,文化大美。漫长的中华文明历程留下灿假设繁星的历史文化遗产,新华社记者采访发现,越来越多的文艺工程、产品,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厚积薄发,用创新的形式和匠心为传统文化赋能,不断释放传统文化的活力、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融入当代人们生活。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审美。立足外乡,紧跟时代,善待传统,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情感记忆,应当成为综艺节目创作的一种风向。新颖的创意、绝美的形式、深厚的底蕴,火了?唐宫夜宴?,又火了?端午奇妙游?。中国风节目“出圈〞的背后,是创作者满足当代观众审美需求的诚意和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敬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结合上述材料,答复以下问题:你认为河南卫视出圈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文化现象背后的文化实质是什么?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开展的关系。议学问题

 议学提示:河南卫视出圈的原因具有时代特性的表达方式立足外乡实际传承创新的使命感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持久的内驱动力社交媒体的话语权

 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2.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开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开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开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密切相关前后相继升 华前 奏知识拓展: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开展的关系

 PART

 03出圈以后

 议学材料从年初到现在,从“唐宫夜宴〞到“纸扇书生〞到舞蹈“洛神水赋〞再到“鹤归来兮〞到“墨舞中秋帖〞,河南借助创新地表达方式一次次地刷新了人们的认知,成功实现了文化和IP的双输出。河南博物院文创办主任宋华表示:“我们的使命,就是要用更新潮的方式,将历史文化种进更多人的心中〞。中秋奇妙游总导演路红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节日系列的成功正正反映出国人的文化自信:“我们只是捕捉到了人们对国家、对民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并用一个很好的形式表达了出来。〞

 河南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河南省黄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新斌认为,以西安—洛阳—开封为东西轴线的中国大古都“黄河时代〞,是我们重要的文化底色构成局部。“未来我们需要更好地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富矿,打造出更多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地标性文旅工程、标志性文旅品牌,以它们为载体,让人们在感知黄河、感悟黄河文化中,进一步坚决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把更多中华文化之美传播出去。〞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姜继鼎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屡次调研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阐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坚决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并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开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议学问题没有所谓的突如其来,爆红只不过是多年来河南厚积薄发的结果。结合上述材料,答复以下问题:说说河南卫视出圈给文化创新与开展的启示。是什么样的民族精神鼓励着文艺工作者不断创作出文化精品?说说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

 议学提示:河南卫视出圈给文化创新与开展的启示①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开展;② 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文化活动形式,推出具有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文化精品;③ 坚决文化自信,立足社会实践,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开展之间的关系,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将中华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扩大国际影响力。

 议学提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爱好和平伟大团结精神团结统一伟大创造精神勤劳勇敢伟大奋斗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自强不息核 心爱国主义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发动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精神火炬作用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核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内容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开展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知识总结: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开展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核心、作用、开展、弘扬与培育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PART

 04出圈不出格

 议学材料河南卫视春晚舞蹈节目?唐宫夜宴?播出后意外爆红,但节目走红的同时也有网友提出质疑。有网友称,这一节目与三年前央视的?国家宝藏?节目思路和表现手法存在相似之处,甚至有人称这是“模仿〞、“抄袭〞。

 央视文艺的声明中提到:鼓励文艺节目在借鉴创新,这与抄袭模仿行为是有本质区别的。1. 你如何看待文化创新中的借鉴创新行为?它们与抄袭模仿有何本质区别?2. 中学生应自觉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请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两条正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建议。议学问题

 PART

 05圈住知识点

 1.1921年复,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继续进行,在这里完成了大会议程,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建党伟业所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被称之为红船精神。2005年6月,习近平概括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决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红船精神〔 〕①需要批判继承,辩证分析 ②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心骨 ④鼓励着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文 化 知 识 运 用 :【解析】②④:中国共产党建党伟业所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被称之为红船精神,习近平概括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决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由此可见,红船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鼓励着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②④符合题意。①:红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表达,属于优秀文化,需要继承和发扬,不需要批判。①与题意不符。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心骨。③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C。C

 2.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于2021年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 〕①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达②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③鼓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④改革开放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文 化 知 识 运 用 :【解析】①:脱贫攻坚精神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达,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故①错误。②③:由题意知,习近平指出,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鼓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故②③符合题意。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故④排除。故此题选B。B

 3.“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晏子春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这些经典著作中的“忧国忧民〞情怀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这说明〔 〕①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②中华传统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③民族精神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结晶④民族精神是民族开展的精神动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文 化 知 识 运 用 :【解析】②④:材料没有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也没有涉及民族精神是民族开展的精神动力,故②④不选。①③:“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这些经典著作中的“忧国忧民〞情怀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表达了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民族精神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结晶,故①③正确。故此题选B。B

 4.习近平说:“我们说要坚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决文化自信。历史和现实都说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开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这说明〔 〕①文化自信是最根本、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②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④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文 化 知 识 运 用 :【解析】②③:“历史和现实都说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开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这说明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并且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③,符合题意。①:材料强调文化的重要性,而没讲述到文化自信重要性,①不符合题意。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④说法错误。故此题选C。C

 5.“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2021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我国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给抗美援朝的英雄们颁发纪念章〔 〕①主要是基于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②能够引导人们继承革命传统,激发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③能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④能够鼓励中国人民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文 化 知 识 运 用 :【解析】②④:给抗美援朝的英雄们颁发纪念章,目的就是引导人民继承革命传统,激发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鼓励中国人民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④符合题意。①: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选项说法不准确,而且这不是给抗美援朝的英雄们颁发纪念章的原因,①不符合题意。③:给抗美援朝的英雄们颁发纪念章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没有直接关系,③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D

 河南卫视?舞千年?

篇四:河南广播电视台出彩中原栏目

互联时代广电全媒体“两会”新闻报道创新探索

 摘

 要:“两会”新闻报道是主流媒体会议报道中的重头戏,也是移动互联时代会议报道出新出彩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让融媒体传播成为可能,移动互联时代,在媒体融合传播的大舞台上,“两会”新闻报道不断创新探索,叙事方式丰富多样,多形态报道形成合力,亮点纷呈。为更好地研究移动互联时代广电全媒体“两会”新闻报道,笔者选取河南广播电视台 2018 年和 2019 年“两会”新闻报道为文本,研究“两会”新闻报道如何做到讲政治、抓导向、守纪律、出精品。

 关键词:“两会”报道;融媒体报道;创新探索

 1.跨媒介——“融”媒体叙事方式成常态

 “两会”新闻宣传工作是全年宣传工作的重点和亮点。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融媒体传播渐成常态,这也为“两会”新闻报道提供了更多的呈现方式,“两会”新闻报道不断以更加权威、亲民、有趣、易懂的姿态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这些变化都是融媒体時代带给我们的惊喜。就河南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河南台”)2018 年和 2019 年全国和省“两会”新闻报道的分析研究而言,深刻体现出这种变化。所表现出的特点和亮点,展现出主流媒体利用融媒体平台做好宣传,使会议内容和决议等新闻信息传播至更大范围的受众,

 实现传播效果的优化和升级的常态。

 2019 年 1 月 2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提出推动媒体融合,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作为省级主流媒体的河南台不断深化认识,拓展思路,突出重点,把做好“两会”宣传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积极创新形式和手段,不断提升宣传的质量和水平,讲好“两会”故事、展示“两会”风采。融媒体叙事方式成为河南台这两年“两会”新闻报道的日常手段。

 2.锁定叙事核心——两会宣传主题 策划先行 设置议题

 无论是日常宣传报道,还是全国“两会”这样的重要宣传战役,要想出新出彩,策划先行是第一要诀。每逢“两会”召开,河南台召开由宣传单位主管领导主持的宣传报道动员会,制定详细的宣传工作方案和宣传报道方案,对宣传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至关重要。其次,“两会”期间,专门成立宣传工作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各项宣传报道任务,及时传达上级宣传指令,作好引导管控,力求实现事半功倍、万无一失。在 2018 年全国“两会”开幕前,河南台抽调精干

 采编力量,组成百人规模的前方报道团队赴京采访,确立了“我们的新时代”“两会”主题,围绕主题加强策划、开设专栏,聚焦热点、创新形式、融合传播。同样,2019 年全国“两会”在动员策划阶段,河南台就确立了“实干出新彩”的报道总主题,把牢宣传的方向和重点。大到一个媒体,小到一个宣传部门,议题设置也是必备和核心。如河南台航空港卫视旗下的境外卫星频道、OTT 电视、微信、微博、网站围绕“两会”独家策划“全球看两会”滚动播发稿件,各项宣传工作在大主题下有序开展,围绕中心、策划选题,目标意识强,传播效果好。

 3.融媒体的基础——新科技的运用 架构单元节目新叙事方式

 科技发展的迭代更新,新的新闻叙事方式通过新科技的运用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媒体人不仅需要发挥语言文字的魅力,新技术的运用和支持也是关键。主流媒体开始从纸媒、视频、音频、手机客户端、新媒体和特色报道等角度入手,在报道中突出全媒体特色,力争推陈出新,做到融媒体共同发声,互相呼应,提升传播力,增强影响力。2018 年全国“两会”期间,河南台在《河南新闻联播》节目中利用新科技,架构《聚焦全国两会》栏目,北京与河南双演播室紧密对接,前方与后方互相联动,虚拟 VR、机器人摇臂等新技术完美融汇。2019 年全国“两会”新科技继续升级,河南台和河南联

 通携手引入先进的 5G 通信技术,通过 720 度 VR 摄像机进行现场直播。河南台首次使用 5G 信号进行了移动端的 VR 现场直播,首篇《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俞章法》全方位、无死角的视觉冲击,就给观众带来全新感受,点击观看量超过 10 万+。除了 VR 现场直播,2019 年全国“两会”还通过 5G 网络进行了多场次手机直播,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为之一振的视听体验。

 4.板块化集纳“碎片新闻”——主题报道 点亮“融”媒体叙事方式

 在“两会”新闻报道中,主题报道是一道“靓影”。主题报道作为围绕党、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重大活动及社会热点所进行的集中而且大规模的报道,是主旋律报道的常用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新闻传播格局被打破,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在改变,融媒体让主题报道焕发新颜。同样,主题报道板块化集纳“碎片新闻”,主题报道这样的主旋律“大片”,点亮“融”媒体叙事方式。

 2018 年全国“两会”,河南台紧密结合全国“两会”议题,组织开展《奋斗新时代 春意满中原》大型主题宣传,广电全媒体同时发力,彰显融合传播的力量。河南台新闻广播官方微博、微信推出融媒体报道《奋斗新时代 春意满中原》(上下篇),全面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指导工作时的足迹,用一镜到底的技术让网友全面地了解兰考新面

 貌。10 套广播频率微博、微信以及河南广播网、河南广播APP 同步推出专题并进行了转载,累计阅读量超过 500 万。电视《河南新闻联播》和《聚焦》栏目《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专栏中推出 3 期《奋斗新时代春意满中原》系列报道。映象网推出《奋斗新时代 春意满中原——沿习之路》原创策划,刊发原创稿件 102 篇,专题总访问量超过 780 万。2018 年 3 月17 日,中宣部全国两会新闻协调例会上点名表扬河南广播电视台,对河南广播电视台在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考察调研四周年之际,紧密结合全国两会议题,策划开展的《奋斗新时代 春意满中原》大型主题宣传给予充分肯定。这样的组合拳、大动作、合唱曲式的融媒体报道,统一指挥,同一主题,多元化传播,真正意义上使主题报道产生了强大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同时,主题报道是媒体融合发展的试金石,“两会”主题报道更是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重要形式。主题报道浓缩、集纳“碎片化”新闻,切实提高了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2019 年是 5G 应用的元年,在融媒体时代,5G 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凸显出融媒体时代“移动优先”的自然属性,媒体传播渠道将进一步革新。随着 5G 商用和民用步伐的加快,2020 年,在全国范围内有望实现主要城市城区

 5G 全覆盖,这将为媒体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融媒体直播与 5G 技术息息相关,媒体锐意进取、创新表达,从形式上更加亲民、便捷,传播者、传播内容和受众三者共同构建了交互式媒体直播生态。“两会”融媒体直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更是一次技术上的突破。“两会”新闻传播给人权威、严肃之感,直播形式的引入,可以进一步拉近政府与群众的关系,体现出代表委员体现民意,为人民服务的主旨。让“两会”信息非常直观、真切地传递出来,实现了良好的互动性、快捷性,优化传播效果。因此,充分利用好 5G 通信技术进行融媒体直播,越来越受到媒体和受众的青睐。融媒体直播不仅凸显广电优势,对融媒体实现“内容精细化、作品效益化”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作品,而且也能够取得积极的社会效益。2019 年河南省“两会”期间,河南台旗下新闻广播、卫星频道、新闻频道、映象网等媒体分别完成 8 场现场直播,及时报道会议进展情况。尤其是,首次设立了“代表委员通道”,让来自不同行业的人大代表、基层委员登台亮相,同记者进行现场交流,回应各界关切。电视媒体、网络媒体进行了现场直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不少观众反馈:“这样的直播报道接地气,有温度!”

 2019 年 7 月 25 日、9 月 27 日,河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分别召开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专题

 询问、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营商环境专题询问,涉及百姓民生,社会高度关注,河南台高度重视,对两次专题询问均进行了全程直播,同时进行了网络视频直播,共吸引近 1500万人点击观看,起到了相当好的传播效果。

 6.移动端的“宠儿”——微视频 传播力强 感染力强

 在新旧媒体深度融合下,移动优先战略的提出,为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两会”微视频的关注度占据“两会”整个新闻宣传点击量和关注度的很大份额。这和日益增长的手机视频用户有关,网民在微信、微博、APP 上观看视频成为新常态。借助“微”媒介,进行“微”传播,成为新时期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的客观需求与必然趋势。微视频与新媒体传播匹配度高,可以有效实现大屏小屏互动,充分利用新媒体移动化、可视化特点,打造创意十足的融媒体产品。2018 年全国“两会”期间,河南台发挥多媒体优势,抢占移动平台,多部“两会”主题微视频多次刷爆朋友圈。《我们的两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 我们再出发》3 个篇章的系列微视频,运用平实记事、生动故事感染人心,网友争相转发点赞,累计点击观看量达到千万人次。2019 年全国“两会”期间,河南台推出的 8 期系列短视频《我和总书记面对面》,将严肃的时政主体与生动亲切的场景、朴实生动的语言结合起来,采访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的每一位河南代表,讲述会场内的故事、再现难忘的精彩瞬间,河南各

 省辖市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同步转播推送,让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迅速传遍中原大地。

 7.全国一盘棋——联姻央媒 讲好河南故事

 地方媒体借助全国“两会”的东风,加强与中央媒体的合作,实现互利双赢。地方媒体借力央媒大平台,不仅仅是外联部门的供稿,在“两会”报道上更是打通多渠道,实现了多种形式跨界合作,让地方的“两会”好声音传播得更广、更远。2018 年“两会”期间,河南台平均每天在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新闻纵横》等重点新闻栏目发稿接近 10 篇,同时,在央视《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焦点访谈》《共同关注》《第一时间》等重点新闻栏目保持高密度发稿之外,还特别拓展了央视新闻移动网这个新平台,进一步增加了发稿渠道数量。2018 年 3 月 7 日,人民网“两会”特别栏目《两会夜归人》邀请到猛犸新闻客户端两会一线记者肖萌做客演播室,讲述河南兰考打赢脱贫攻坚战背后的诸多故事,这是该栏目第一个邀请的地方媒体代表。当天,河南广电全媒体平台与人民网、人民日报多个官方微博共同发布推送节目视频,全网点击观看量很快就达到了数百万人次,成为当天的一大网络热点。2018 年 3 月 15 日,人民网旗下多平台、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腾讯新闻、大象融媒旗下映象网、猛犸新闻客户端、民生频道、新浪河南、经济广播以及河南

 广电旗下所有微博、微信矩阵,同步视频直播由人民网和大象融媒联合全国百家党媒共同制作的大型全景式直播栏目《两会进行时》60 分钟特别直播节目“河南时刻”,讲述河南振兴乡村的奋斗实践,全网点击观看量突破千万人次。

 8.制胜法宝——移动优先 全媒体立体化传播

 用户在哪里,宣传的主阵地就在哪里。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形态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两会”新闻宣传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在拓展传播平台、做好融合传播上下功夫。这两年,在“两会”的宣传上,新媒体几乎可以说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在“两会”期间,比较出彩有影响的一些报道,几乎都是新媒体端率先推出来的。以 2019年全国两会为例,河南台融媒体报道可以说精品频出,领跑“两会”。“两会”预热阶段,2 月 28 日,河南台就推出了《实干出新彩》系列微视频 1 分钟宣传片。3 月 1 日晚,中宣部“两会”阅评快报第一期,就对该系列微视频提出了表扬。从 3 月 3 日起,《实干出新彩》系列五部曲相继推出,引来众多网友点赞。

 从两会的发稿数量上来看,新媒体也占有明显优势。据初步统计,2018 年 3 月 2 日至 19 日,河南广电全媒体平台联动报道,累计播发“两会”报道达 5164 余条(篇),其中,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端的发稿超过 3002 条(篇),占比超过一

 半,总计阅读量突破 1 亿零 1800 万人次,尽显传统媒体平台的基础优势与新媒体平台的受众数量优势,形成了“全面发力,多点开花”的可喜局面,产生了一系列有影响、有看点、有分量的两会新闻报道和多个创意十足的新媒体产品。2019 年省两会,河南广电各媒体共播发稿件 2465 条,其中,新媒体发稿 1303 条,占 52%;2019 年全国两会期间,河南广电共发稿件 5795 条,其中新媒体发稿 4671 条,占到 80%。新媒体发稿量的攀升,说明以受众需求为中心的融媒体传播中,新媒体已经成为舆论宣传的主战场。

 结语

 “两会”年年有,新闻日日新。要做到出新出彩就需要下真功夫,下大力气。媒体既要抓省“两会”、全国“两会”这些重要节点,还要抓平常,坚持唱好“两会”宣传“四季歌”,做到长流水不断线。做好新形势下的“两会”新闻宣传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两会”新闻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坚持守正创新,适应新形势,摸索新经验,不断推动“两会”宣传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群众的心里走。力求有声有色有创意,出新出彩出精品,创造出更多高质量、有温度、接地气的产品,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篇五:河南广播电视台出彩中原栏目

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河南卫视《梨园春》的栏目特色研究

 姓名:王志华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新闻学

 指导教师:彭焕萍

 20100501

 摘

 要

 I

 摘

 要

 通过《梨园春》的发展成长历程,追溯《梨园春》能在戏曲栏目市场整体下滑的背

 景下能走红的文化渊源、理论可行性来揭示《梨园春》的辉煌点支撑何在,并在此基础

 上分析成功的创新因素组合。河南卫视的电视戏曲品牌栏《梨园春》以丰厚的地域文化

 资源作为起点、以草根娱乐草根作为卖点、其间穿插着“过足瘾”的“游戏规则”与深

 得民心的“亲民形象”、辅之原汁原味的戏曲盛宴和戏曲与电视结缘的审美特征的成功

 运用。它提供的平台使受众在广泛的参与中获得了物质的、精神的满足乃至社会地位的

 改变。正是《梨园春》在内容形式上、风格上、以及媒体营销策略上创新和突破,其因

 素综合长期磨合发生作用才打造了这样一个知名的文化品牌。当然,《梨园春》栏目也

 并不是没有瑕疵的。面对学界和业界大力对《梨园春》的欣喜与赞扬,我们要清醒地看

 到,虽然栏目已经进入成熟期,迄今为止栏目发展尚不完善,内涵还有些单薄,加上盲

 目的改革,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在滑向畸形发展的路上去。它的问题表面上主要

 存在于赛事规则多变、娱乐化倾向、广告泛滥、传播内容的单一,“和谐”理念的缺失、

 少儿擂台的成人气息浓厚等方面。深层上分析是过度的商业介入和栏目在拓展时的理念

 存在严重缺陷,这种潜在的不利局面理应及时给予作出严肃的思考。试问:在大众传媒

 更迭纷呈的高科技时代,在多元文化“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社会,老观众是否还会继续

 买《梨园春》的账?是否还会一如既往地畅游在《梨园春》为他们搭建的戏曲竞技平台

 上?《梨园春》曾经给了戏曲栏目一个春天,目前为止这个春天还在延续,但如此放任

 发展下去,真的无法预料《梨园春》的“春天”还会有多久。所以说,如何真正地承载

 起“弘扬民族戏曲文化艺术”的任务,如何放宽视野,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仍

 是一个值得提上日程的问题。

 关键词

  河南卫视

  梨园春

  戏迷

  文化

 Abstract

 II

 Abstract

 Through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of “Liyuanchun” , we Backward culture origin and

 theoretically Feasibility that The Liyuanchun is Prosperous while whole drama column

 market has slides.. As local opera program broadcasted on Henan’s TV station,“Liyuanchun”

 depend on rich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Public entertain themselves , rules of the

 game enjoyable,good image and authentic opera feast that achived a great success.

 “Liyuanchun” has building a stage where Provide ordinary whith a access to the material,

 spiritual satisfaction, even the enhancement of social status.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Liyuanchun” under the common effect of many innovative factors Play a role in long-term,

 Combined with effect of these factors who created such a well-known cultural brand.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defects in “Liyuanchun”, apart from face of prais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we must be soberly aware:although the project has entered a mature stage,

 Program going Farther away from perfect,such as changing the rules, entertainment tendency,

 too many ads, content monotonous, "harmony" idea of missing and adult-oriented children"s

 programs,continuous reform of the blind etc. Through rational investigation, there are two

 deep-seated flaws,that is:the proliferation of commercial and Marketing Idea failures. This

 potential adverse situation should be given serious thought immediately. We should ask

 ourselves that Whether audiences will continue to support “Liyuanchun” and Immerse in

 Participating in competitive games that the program set up for them in such a High-tech era of

 Rapid replacement of the mass media and Multi-cultural "squandering many to charming eye"

 society. Glory there and continues we can not really anticipate how long it would brilliant if

 Ithe bad conditions do not have arise wide concern. So, how do we carry forward the national

 opera were still a vision that should be put on the agenda.

 Keywords

 Henan TV

 Liyuanchun

 fans of drama

 cultural heritage

 引

 言

 1

 引

 言

 1.课题来源

 选定对《梨园春》的研究,首先是受到家庭的影响,从 1999 年开始,每逢周日晚,

 《梨园春》是父母必看的电视栏目,从那时的“被动”接受,到现在的忠实戏迷,让我

 领略到这个电视戏曲栏目的内在魅力,而且,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也曾阅读过有关电视

 栏目制作的一些书籍和文章,这也是选择这一课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2.研究背景

 在梨园春进入公众瞩目的十年有余的时间里,关于《梨园春》的研究多停留在电视

 台自身宣传的需要,停留在比较感性的层面。笔者通过对学术期刊网硕博论文进行搜索,

 与《梨园春》相关的研究多停留在零散的单篇论文上,其中有接近半数出自河南卫视的

 宣传文本和导演蒋愈红的访谈或阶段总结,而且方向较为集中和单一,学界对《梨园春》

 的研究依然呈现出零散、具体化和不成系统的特点,总体来说,就是缺少较为宏观的把

 握,依然停留在“只报喜不报忧”的局面。因此,对《梨园春》的成功模式和存在的问

 题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理论化的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此外,仅仅得到 2 篇硕士论文运

 用新闻理论来对《梨园春》栏目进行个案研究,分别是从地域文化和擂台赛入手,但是

 没有从传媒的各个流程包括传媒营销方面等解析《梨园春》的成功所在,从负面效果入

 手探讨的文章更少,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与认识。笔者正是基于这样 “空白

 点”考虑,加之自己作为十几年忠实戏迷观众的感官经验,开始对《梨园春》做更深更

 广的尝试性探索。

 3.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理论上,我国对于电视栏目的品牌维持上还处于一个相当稚嫩的阶段,纵观近些

 年,风光一时的电视栏目比比皆是,而能持续十年之久的栏目就已经是凤毛麟角了,作

 为一个省级电视媒体栏目,河北卫视曾经风靡一时的《激情九九》,仅在 1999 年昙花一

 现,类比上海电视台 04 年的《莱卡我型我 SHOW》,也在时尚的路上步履蹒跚。而在《梨

 园春》的传播策略中,有很多因素是取各家电视台的优势,灵活运用传播学规律为自己

 消化、吸收,熔铸成自己的风格,虽然在融合过程中有不尽人意的局部。将《梨园春》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的经验成果上升到理论的层面,更有利于指导实践和借鉴教训。

 在实践上,电视台电视剧精品战略、城市电视台差异化竞争战略、“秀时代”的电

 视平民选秀的意义图式与文化阐释、都是时下电视栏目的热点和难点,而《梨园春》栏

 目将以上的研究领域在实践中糅合的非常成功,把一个地方性的电视栏目不仅在全国掀

 起了“梨园春热”,还促进了台湾与大陆的和谐文化交流,更是把戏台搭到了大洋洲和

 美洲。应该说,《梨园春》在这方面的成功绝非一个偶然的现象,研究《梨园春》的成

 功经验对于今后《梨园春》栏目的发展和我国电视栏目的改进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多数文章对《梨园春》的欣喜与赞扬,本文将辩证地从四个层面切入:第一部

 分通过梨园春的历程,追溯《梨园春》能在戏曲栏目市场整体下滑的背景下能走红的文

 化渊源,第二部分从其创新的手法着手,主要针对《梨园春》的综艺晚会模式,分析《梨

 园春》的辉煌点支撑何在,以及其对戏曲与电视结缘的审美特征的成功运用作出评价,

 从整体上整理出《梨园春》遵循的是什么样的栏目策略;第三部分主要讲商业的介入和

 各种栏目理念存在的缺陷作出严肃的思考;第四部分从改革提议入手,探讨存在哪些理

 念和实践上的缺陷亟待修正,以便更好地承担文化传承的重担。力争对《梨园春》造成

 的不利局面有所改观,结语从文化角度入手,放宽视野,引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之路

 的讨论。

 第 1 章 《梨园春》的栏目现状及发展历程

 3

 第 1 章 《梨园春》的栏目现状及发展历程

 随着时代的变迁,电视节目的多样化进程加快,大多戏曲专业频道和地方电视台的

 本土戏曲栏目随着节目资源的严重消耗和曲目的简单重复,愈发显得捉襟见肘。

 具体到媒体的戏曲栏目上,已经开办的电视戏曲节目的比重呈现下滑趋势,相当多

 地方电视台已经退出宣传本土戏曲的市场,即使能在综合节目的编排上保留一些戏曲类

 节目,也时常安排在夜间十点半以后播出,按常理来说,戏曲观众的主力军多为中老年

 人,此刻已进入梦乡的他们谈何观赏?就算是对戏曲有一定兴趣的年青人或是对于父母

 的收看电视习惯迁就而看戏曲栏目的人,也不会对深夜播出的戏曲栏目有所留恋。也许

 没有发现,人们在各个电视台的黄金时段里已经很少能看到戏曲节目的影子了,只有到

 春节晚会或重大节日的综艺晚会上,央视基于艺术种类多样化的考虑,才安排一两个戏

 曲节目作为点缀,而且就拿 2008 年、2009 年 2010 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来说,已经连续

 三年把戏曲栏目安排到零点以后播出了。而且观众看到的也不过是几位著名戏曲演员在

 联唱一首戏歌或戏曲选段。这就是当前电视戏曲令人堪忧的态势。在此过程中,我国的

 传统戏曲艺术也随之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着生死攸关的生存危机。

 致力于戏曲栏目改革,又有人担心会因此玷污了传统艺术文化,这种担心不无道理。

 也正是这种左右为难的境遇使戏曲栏目成为了戏曲专业频道的“烫手山芋”,地方电视

 台戏曲栏目的“鸡肋”。

 ①

 1.1 《梨园春》发展概况

 《梨园春》是在媒介竞争十分激烈的经济时代背景下创办发展起来的一档电视戏曲

 综艺栏目,在前卫文化、流行元素甚至非主流意识占据大面积受众市场的今天,在这样

 一个时代大背景下,作为传统的地方戏曲栏目《梨园春》开始并不被看好,但却出乎了

 所有人的意料。她不仅在中原地区站稳了脚跟。更是一跃成为了河南电视台的主打栏目、

 拳头品牌。接连创造的收视奇迹,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业界的青睐。这样的一档以戏

 曲为主打的传统节目能够获得成功,并且产生如此大的魅力,更间接还使得中华民族的

 传统艺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确实是件不易的事情。著名词作家严肃在 2010 年《梨

 ① 张兵娟《全球化与“地方性知识”的复兴及传播———以河南电视台电视戏曲栏目《梨园春》为

 例》,《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年 1 期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园春》年终总决赛直播现场感慨到:“《梨园春》不仅擂响了中原大地,也擂响了中国,

 擂响了世界!”

 1.1.1 收视率奇迹

 据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数据显示,自 1999 年 5 月 9 日改版至 2008 年 6 月,《梨园

 春》栏目平均收视率高于 25.8%,最高收视率达到 35.7%,不仅连续九年位居河南卫视

 首位,在全国的戏曲类电视栏目中也是无可匹敌的。

 ①这也为在戏曲栏目整体萧条的情

 形下戏曲栏目的出路提供了现实案例。

 1.1.2《梨园春》栏目获奖情况

 就在梨园春逐渐显露锋芒之时,各类奖项和荣誉的光环也随之而来。

 2003 年,《梨园春》栏目主持人庞晓戈获得金鹰奖“中国十佳节目主持人”;

 2006 年, 《梨园春》栏目获“创新中国电视大奖” ;

 2007 年,《梨园春》获得全国优秀栏目奖的十个电视栏目之一;

 2008 年,《梨园春》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文艺栏目奖殊荣,主持人庞晓

 戈,获得“金话筒”,栏目获全国优秀栏目、优秀美编、优秀创意奖等 11 个奖项;

 同年,获《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中国传媒行业的的“中国标杆品牌”电视栏目称号;

 2010 年的“星光奖”颁奖典礼,作为与中国电视“飞天奖”、中国电影“华表奖”

 并驾齐驱的三项政府大奖之一,《梨园春》获得电视文艺栏目大奖。

 1.2《梨园春》发展历程

 《梨园春》在创办之初到现在,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历程。

 1.2.1 栏目开办初期(1994-1997)

 1994 年,《梨园春》第一次与观众见面,那时的《梨园春》是以录播的形式播出

 的,播出内容只是局限于经典剧目放映,经费的拮据使舞台的布置和制作手段都算不上

 华丽。并且由于根本无知名度,所以有时还会因为在编排其他节目时的时段不足,而把

 《梨园春》的播出时段挪来占用,使《梨园春》一周只有一小时的播出时间也得不到保

 证。这时的《梨园春》不仅是羞涩的,更是稚嫩的。

 ①《蒋愈红<梨园春>的品牌发展之路》,《视听界》,2008 年 1 月

 第 1 章 《梨园春》的栏目现状及发展历程

 5

 1.2.2 栏目发展期(1997——2005)

 1997 年开始《梨园春》融入擂台赛规则,但由于节目不太受人关注,参加打擂的

 戏迷有限,戏迷擂台赛的赛程设置呈现断续状态,缺少戏迷来打擂时,戏迷打擂的时段

 就用经典的戏曲鉴赏来填充,有重蹈覆辙的危险,所以说此时《梨园春》依然不是很完

 善。1999 年 5 月,全面...

篇六:河南广播电视台出彩中原栏目

论文独创性声明

 摘要摘要在中国电视传媒市场逐步发展,各级电视台同益竞争激烈的今天,省级卫视在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发展后,成为了中国电视传媒市场的中坚力量。省级卫视的综艺娱乐栏目是全国卫视竞争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几年来,综艺娱乐栏目的收视效果和广告销售出类拔萃,平均收视率已远远超过排名靠前的电视剧和新闻节目,成为省级卫视主宰电视媒体市场份额的有力武器。面对当今严峻的挑战,省级卫视需要抓住机遇才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各个省级卫视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众多省级卫视中脱颖而出,实现卫视的良好发展,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各自综艺节目的竞争优势。河南地处中原,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河南的文化浓缩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它通过各种形式间接或直接得展示、展现中原传统文化。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源头和核心,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中原文化是河南卫视最行之有效的战略,河南卫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构建了别人难以模仿的品牌壁垒。河南卫视《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三个王牌文化栏目直接展现和传承了中原的豫剧文化、武术文化以及中原地区丰厚的藏品文化。这三个栏目均以中原传统文化为出发点,使得栏目有了文化的支撑,但与其他几个卫视相比,栏目还是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本文将通过文本分析、实地调研,找出河南卫视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三个王牌栏目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对策。关键词:河南卫视;综艺节目;发展思路;存在问题

 Abs仃actABSTRACTTel evi si on m edi am arketi nChi nagradual l ydevel opedal li ncreasi ngl ycom peti ti vedevel opm ent,hasbecom e the backbone of the Chi nese TV m edi a m arket.Provi nci alTVvari etyentertai nm entpartcom peti ti oni n recent years,thethevari etyentertai nm ent secti on of the tel evi si onrati ngsandadverti si ngsal esoutstandi ng,average vi ew ershi phas been far m ore thanthetopTV show s and new sprogram s,a provi nci al —l evelTV dom i nate thepow erfulw eaponof the tel evi si on m edi a m arketshare.Face oftoday,theprovi nci alTVthroughconti nuousexpl orati onandi san i m portantdi recti on ofthenati onalTVseverechal l enges,sei zetheopportuni tyto al eadi ng posi ti oni n the newround ofcom peti ti on,to i m provethei rTVstandoutcom peti ti veness,provi nci ali m portant posi ti on,the good devel opm entof theTV,youfi rst needtheprobl emi showto i ncrease thecom peti ti ve advantageof eachvari etyshow .H enan i S l ocated i n the Central Pl ai ns.hi stori cal and cul turaland cul turali n m anyprovi nci alTV,occupyanresources i n theprovi nce,hasaprof ound hi stori calheri tage,thecul ture of H enancondensedhi storyof the Chi nesenati on,w hi ch di rectl yori ndi rectl y throughvari ousform s have to show ,toshowthe tradi ti onal cul ture of the Central Pl ai ns.CentralPl ai ns cul ture i s the source and the core of thedevel opm entcul ture,profound,hasal ong hi story,i ti s the root and trunk of the tradi ti onal Chi nesean i m portantposi ti onof tradi ti onal Chi nesecul ture,occupi esdevel opm ent process,theuse of the Central Pl ai ns cul ture i s a the H enan TV i s them ost cost—effecti vestrategy,H enanTVapartfromthecom peti ti ontoful l y tapl ocalresources,bui l d brand barri ers di ffi cul t to i m i tate others.H enanTV” Li yuanchun” ,” m arti al artsstyl e” .” H uayudoor” the threetrum pcul tural secti on headdi rectl yshowandheri tageof theO peracul ture of the Central Pl ai ns m arti alregi onri ch col l ecti ons cul ture.The three col um nsi nthehi storyofour countryi nthearts cul ture as w el lasthe CentralPl ai nsare i n thetradi ti onal cul ture of the Central Pl ai ns as astarti ng poi nt,the partw i th thesupportofcul ture,but w i th severalotherTV,col um ns,orarti cl e vi atextanal ysi s,fi el d research,fi nd out the H enanTV to tradi ti onal cul ture asthe basi s of theexi sti ng probl em sdevel opm entof rel evanti nputsandcounterm easures.Key W ords:H enan satel l i teTV;vari ety show ;D evel opm entofi deas;Probl em sl ack ofsuffi ci entl y attracti ve.Thi si n the threefl agshi p program ,andthe future

 目录目录第1章河南卫视概述⋯ ⋯ ⋯ ⋯ ⋯ ⋯ ⋯ ⋯ ⋯ ⋯ ⋯ ⋯ ⋯ ⋯ ⋯ ⋯ 11.1河南卫视的诞生与发展.⋯⋯⋯⋯⋯⋯⋯⋯⋯⋯⋯⋯..11.1.1河南卫视的诞生⋯⋯⋯⋯..⋯⋯⋯⋯⋯⋯⋯⋯..11.1.2河南卫视的发展⋯ ⋯ ⋯ ⋯ ⋯ ⋯ ⋯ .⋯ ⋯ ⋯ ⋯ ⋯ ⋯ 21.2河南卫视的生存环境⋯ ⋯ ⋯ ⋯ ⋯ ⋯ ⋯ ⋯ ⋯ ⋯ ⋯ ⋯ ⋯ ⋯ 41.2.1境外媒体的挑战⋯.⋯......⋯⋯⋯⋯⋯⋯⋯⋯⋯51.2.2中央媒体的挤压⋯.⋯.....⋯⋯...⋯⋯⋯⋯.⋯⋯51.2.3省级卫视间的围困⋯....⋯⋯⋯..⋯⋯⋯⋯⋯⋯..71.2.4省级地面媒体的竞争.⋯⋯⋯⋯⋯⋯⋯⋯⋯⋯⋯..91.3河南卫视的节目构成⋯ ⋯ ⋯ ⋯ ⋯ ⋯ ⋯ ⋯ ⋯ ⋯ ⋯ ⋯ ⋯ ..9第2章《梨园春》:传统戏曲的现代之路⋯⋯⋯⋯⋯⋯⋯⋯⋯..112.1《梨园春》的发展概况⋯ ⋯ ⋯ ⋯ ⋯ ⋯ ⋯ ⋯ ⋯ ⋯ ⋯ ⋯ ..112.2《梨园春》栏目的节目布局⋯⋯⋯⋯⋯⋯⋯⋯⋯⋯....122.2.1名家名段⋯ .⋯ ⋯ ⋯ ⋯ ⋯ .⋯ ⋯ ⋯ ⋯ ⋯ ⋯ ⋯ ⋯ .122.2.2戏曲小品和戏曲相声⋯⋯.⋯⋯⋯⋯⋯⋯⋯⋯⋯.122.2.3戏曲M TV、戏曲乐器演奏和戏曲歌舞⋯⋯⋯⋯⋯⋯⋯132.3《梨园春》的节目表现技巧⋯ ⋯ ⋯ ⋯ ⋯ ⋯ ⋯ ⋯ ⋯ ⋯ ⋯ .132.3.1以竞技和悬念营造吸引力.....⋯⋯⋯⋯......⋯⋯..132.3.2充分调动现代电视传播技巧的手段⋯⋯⋯⋯⋯⋯⋯..142.3.3发挥本土文化优势⋯ ⋯ ⋯ ⋯ ⋯ ⋯ ⋯ ⋯ ⋯ ⋯ ⋯ ⋯ .15第3章《武林风》:新功夫文化的魅力体现⋯ ⋯ ⋯ ⋯ ⋯ ⋯ ⋯ ⋯ ⋯ 183.1《武林风》的发展概况⋯ ⋯ .⋯ ⋯ ⋯ ⋯ .⋯ ⋯ ⋯ ⋯ ⋯ ⋯ 183.2《武林风》的节目形式⋯ ⋯ ⋯ ⋯ ⋯ ⋯ ⋯ ⋯ ⋯ ⋯ ⋯ ⋯ ..193.2.1初期版块设计.⋯ ⋯ ⋯ .⋯ ⋯ ⋯ ⋯ ⋯ ⋯ ⋯ ⋯ ⋯ ⋯ 193.2.2 2005年改版⋯....⋯⋯⋯⋯....⋯⋯⋯⋯⋯....20IV

 目录3.2.3 2007年改版⋯⋯..⋯⋯.⋯⋯.⋯⋯⋯⋯⋯..⋯213.3《武林风》的节目表现技巧⋯ ⋯ ⋯ ⋯ ⋯ ⋯ ⋯ ⋯ ⋯ ⋯ ⋯ .233.3.1突出国际化色彩⋯.⋯⋯⋯.⋯⋯⋯⋯⋯⋯⋯⋯.233.3.2渲染竞技性场景⋯.⋯⋯..⋯⋯.⋯⋯⋯⋯⋯..⋯25第4章《华豫之门》:收藏文化的立体呈现⋯ ⋯ ⋯ ⋯ ⋯ ⋯ ⋯ ⋯ ⋯ 284.1《华豫之门》发展概况⋯.⋯⋯..⋯⋯⋯⋯⋯⋯⋯⋯..284.2《华豫之门》的节目内容.⋯⋯⋯⋯⋯⋯⋯⋯⋯⋯⋯..294.2.1倡导理性收藏⋯ ⋯ ⋯ ⋯ ⋯ ⋯ ⋯ ⋯ ⋯ ⋯ ⋯ ⋯ ⋯ ..294.2.2普及藏品知识⋯ ⋯ .⋯ ⋯ ⋯ ⋯ ⋯ ⋯ ⋯ ⋯ ⋯ ⋯ ⋯ .304.3《华豫之门》的节目形式⋯⋯.⋯⋯⋯⋯⋯⋯⋯⋯⋯..314.3.1参与者⋯ ⋯ ⋯ ⋯ ⋯ ⋯ ⋯ ⋯ ⋯ ⋯ ⋯ ⋯ ⋯ ⋯ ⋯ ..3l4.3.2节目流程⋯ ⋯ ⋯ ⋯ ⋯ ⋯ ⋯ ⋯ ⋯ ⋯ ⋯ ⋯ ⋯ ⋯ ⋯ 33第5章河南卫视综艺节目现存的问题与思考⋯ ⋯ ⋯ ⋯ ⋯ ⋯ ⋯ ⋯ ⋯ 345.1存在的问题..⋯ ⋯ ⋯ ⋯ ⋯ ⋯ .⋯ ⋯ ⋯ ⋯ ⋯ ⋯ ⋯ ⋯ ⋯ 345.1.1改版过于频繁化...⋯....⋯⋯⋯.⋯⋯⋯.⋯⋯⋯345.1.2过于依赖本土文化..⋯⋯.⋯⋯.⋯⋯⋯⋯⋯⋯⋯355.2改进的思路⋯⋯⋯⋯..⋯⋯..⋯⋯⋯⋯⋯⋯⋯⋯..355.2.1注意品牌栏目的维护⋯⋯..⋯⋯⋯⋯⋯⋯⋯⋯⋯355.2.2加强创新意识⋯..⋯⋯.⋯⋯⋯⋯⋯⋯⋯⋯⋯..37第6章结语⋯ ⋯ ⋯ ⋯ ⋯ ⋯ ⋯ .⋯ ⋯ ⋯ ⋯ ⋯ ⋯ ⋯ ⋯ ⋯ ⋯ ⋯ 38致谢⋯ ⋯ ⋯ ⋯ ⋯ ⋯ ⋯ ⋯ ..⋯ ⋯ ⋯ ⋯ ⋯ ⋯ ⋯ ⋯ .⋯ ⋯ ⋯ 39参考文献⋯⋯⋯⋯.....⋯⋯.⋯⋯⋯⋯⋯⋯⋯⋯...⋯⋯.40V

 第1章河南卫视概述第1章河南卫视概述1.1河南卫视的诞生与发展伴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中国电视观众文化素质的逐步稳步提升,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也大幅度提升,在这样的形势下对中国电视节目的多样性和特色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各个省级卫视,作为各省的对外宣传的官方窗口,不仅要保证党和地方政府的舆论需要,还要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谋求生存发展的空间,在电视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因此,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省级卫视较量中,发展战略的定位将直接影响省级卫视的收视率和发展前景,特别是河南卫视,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的官方卫视,要想在省级卫视的“ 红海” 中分得一杯美羹,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或许是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1.1.1河南卫视的诞生河南卫视的前身是1969年9月15 R开播的河南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卫星传送技术的同渐成熟,以及浙江、山东和四川三家省级电视台上星后给本省带来发展契机的成功先例,其他省份电台有纷纷要求上星,以期通过上星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获得在全国以及电视市场上竞争的入场券。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河南的电视节目与1996年紧急上星( 如表1.1所示) ,河南卫视属于中期上星的省级卫视,并且和大多数卫视一样采用当时排行第一的地方电视台“ 河南电视台第一套节目” 上星。至今,河南卫视在全国已基本实现地级以上城市全覆盖。

 第1章河南卫视概述表1.1全国省级卫视上星时间一览表年份1986198919941996199719981999辽宁湖南湖北福建广‘ 西内蒙青海江西陕西安徽黑龙江江苏北京山西宁夏重庆上海上星省级卫视云南浙江西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广东吉林海南新疆甘肃天津河北1.1.2河南卫视的发展数据来源:国家J “ 电总局纵观全国,省级卫视的竞争博弈机制『=1趋灵活,河南卫视在竞争环境下如何突围,走出“ 中央台压,地方台拱’ ’ 的困境,突破省级卫视的发展瓶颈,强势挤进省级卫视的第一方阵,是河南卫视的发展目标,针对竞争要点,河南卫视开始积极改革,探索适合河南卫视生存发展的新思路。中原文化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缩影,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因此河南卫视的王牌综艺节目《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成功出世。这些综艺节目均以河南传统中原文化为支撑点,成为宣传中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新型形式。河南卫视在传播中原文化的同时,把中原文化当作对抗其他卫视同质化、低俗化的利器,把中原文化融入到卫视的节目编排中,取得了出奇制胜,焕然一新的效果。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源头和核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中原文化是河南卫视最经济有效的战略,河南卫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构建了别人难以模仿的品牌壁垒。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数据显示,综艺节目收视量是观众主要收视的三大节目形态中唯一呈增长态势的节目类型( 如图1.1所示) 。各个省级卫视的综艺节目在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综艺节

 第1章河南卫视概述目的收视比重达到11.4%,创下近几年新高,综艺节目的资源使用率也保持了近几年较高的水平,在电视观众和收视总量都在一定程度下滑的背景之下,综艺节目的逆势态增长说明了观众对其的喜爱程度( 如图1.2所示) 。70∞一广洲iI洲i 厂]{厂]㈣r_l鞠{l,鼻厂] {,}/{l ∥ {黼一ff了一b⋯⋯一一⋯ 一i\\i{\≮I,{\、{1000~tvJ0“2007年2008|ft"2009’ q:2010"12011{f:人均收W 总5H ] t " 数48044404560860246630j 竹K半一4i.8.327.3" 410I图1.12007.2011年综艺节目全年人约收视时长及增幅数据来源:CSM 媒介研究图1.22007.2011年综艺节目的收、播比重及资源使用效率数据来源:CSM 媒介研究河南卫视的品牌栏目《梨园春》、《武林风》和《华豫之门》能够创造高收视率,是因为河南卫视有效的发掘了本省的历史文化资源,并且坚持不断创新、大胆变革的经营理念。在中原文化渗透影响河南卫视发展的同时,河南卫视在资源使用效率%咖如舳为鲫轴加如加m0■—零,衙铂Ⅲ舢l●晨蕊“Ⅲ㈣■-曩曩⋯m。一衅”虬Ⅲ.1震圜;彗""灿I謦}蒜"眈枷nmoo。:o瓤%%效循出收视率比重%瞧燧朗出视源播收资一彝◆

 第1章河南卫视概述节目的编排上也充分体现了中原文化的魅力,使中原文化浓墨重彩的站在观众面前。中原文化深刻的影响着河南卫视,河南卫视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延伸着中原文化的思想精髓。河南卫视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文化优势,河南卫视地处中原,具有一定的地理优势,自古以来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河南卫视立足本土化创新,注重本土资源,不断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开拓创新,对推动河南卫视的发展功勋卓著。河南卫视在成功打造《梨园春》的基础上,开发利用本土武术资源《武林风》栏目和依托历史文化资源的《华豫之门》栏目都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形成了河南卫视文武打天下的局面。河南卫视一方面为弘扬发展中原文化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中原文化也为河南卫视的开拓新局面找到新的亮点和支撑点。河南受中原文化的滋养,且河南省周边卫视等实力不是特别雄厚,河南卫视依托中原文化办台的理念,在中原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据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河南卫视在本...

篇七:河南广播电视台出彩中原栏目

一:品牌栏目彰显魅力《梨园春》

 十三年收视神话《梨园春》每期三亿观众的共同期待,成就大众品牌的最佳平台!

 2007年 1-9月栏目同时段收视在全国 27省网排名第一,在大中原地区、河南和郑州地区连年排名第一。《武林风》

 领跑中国武术娱乐栏目中华功夫,全球瞩目。《武林风》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中华武学的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和现代电视艺术的完美结合。2007年 1-9月在同时段 27省网排名第三,在河南地区位居所有频道首位。《沟通无限》

 新快乐主义快乐沟通,精彩无限。《沟通无限》让您的品牌与观众快乐互动。《华豫之门》

 直击高端受众收藏放异彩,鉴宝也娱乐。益智娱乐栏目《华豫之门》,栏目依托河南独有的历史文物资源,搭建起融娱乐、益智于一体的“收藏擂台”。亮点二:特色活动风生水起“擂响中国——第四届《梨园春》全国戏迷擂台赛”新春激情上演,点燃亿万观众。“擂响中国——第三届《梨园春》全国专业戏曲演员擂台赛”横贯全年。《梨园春》晋京助兴全国两会;《梨园春》百名擂主大型公益巡演;《梨园春》“西部放歌”大型戏曲文化活动;《梨园春》走进美国百老汇;民族传统戏曲,无穷本色魅力!武林至尊决战在即。《武林风》年终总决赛 — 2008天下武林的年度盛会。《武林风》“百姓擂台赛”,打造中国最耀眼的平民英雄。中欧、中美、中日、中泰、中伊、中越对抗赛,续写中华功夫传奇!《华豫之门》全国电视书画大赛,尽展全国书画家的艺术风采。《沟通无限》结合企业营销策略,量身打造大型活动,锁定目标群体。亮点三:经典大剧全国首播2008年,20部经典大剧全国首播,差异编排,出奇制胜!河南卫视

 精彩文/河南卫视广告经营部《梨园春》现场《武林风》现场河南卫视2008年预播20部首轮剧2007年,河南卫视在最能代表媒体全国收视价值的27省网取得新突破,全天时段收视排名所有省级卫视前三,优势时期第一位!2008年,河南卫视五大亮点,精彩全年。20 08098Wood木电视纵横 TV industry

 大型系列电视连续剧《少林寺传奇》震撼登场,独特资源,核爆效应!《金婚》,张国立、蒋雯丽联袂主演“婚姻”大戏;《功勋》,国际谍报巨片,书写英雄情怀;《梅艳芳菲》,赵宝刚倾心力作,再现梅艳芳情感经历;《红墨坊》,一段曲折迷离的旷世奇冤,一个制墨世家的传奇历程。亮点四:覆盖工作精耕细作2007,河南卫视全国传播价值快速飙升,覆盖人口增至5.6亿,现已完整覆盖全国 31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64个全国重点旅游城市,287个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为河南卫视成为全国性传播平台更加夯实了“群众基础”。2008年:河南卫视的覆盖工作将加大投入,立体化展开,从“跑马圈地”进入“精耕细作”阶段,从覆盖的广度向覆盖的深度开掘,追求最有效的到达!亮点五:广告服务全面升级2008年,河南卫视广告经营全面服务于“满足客户整体需求”。首推“诚信服务”、“创新思维”,重点构建“一站式”、“专业化”的广告服务流程。寻求更加合理有效的宣传推广形式,进一步探索个性化媒企合作模式。进一步探索品牌栏目和大型活动的“捆绑式”营销,在活动策划、整合传播、公关服务等方面持续创新。创新广告资源,促进企业和节目品牌的深度融合。河南卫视,正如功到自然成的好茶,精茗蕴香,遇您而发!2007年 10月 28日,“擂响中国——第二届《梨园春》专业戏曲演员擂台展演总决选暨颁奖晚会”在河南卫视1500平米演播厅隆重举行。本次“擂响中国——第二届《梨园春》专业戏曲演员擂台展演”活动是由河南省委宣传部与中国剧协共同主办,河南卫视《梨园春》栏目承办的一次大型的全国性专业戏曲比赛,今年5月份正式推出,经过三个多月的筛选,于9月2日正式拉开长达两个月的展演序幕。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国 15个省市的 85位选手入围初赛,涉及院团 35个,涉及剧种17个,其中以团体赛形式参与的有 20个“擂响中国—第二届《梨园春》专业戏曲演员擂台赛”激起华夏梨园风云院团,以个人形式参与的有16位选手(隶属 15个院团)。参赛演员规格较高,70%为国家一、二级演员,很多演员已在全国及各省市戏剧比赛中荣获大奖。通过 8场初选和 5场复选,共有10名优秀演员脱颖而出进入总决选。28日当晚,《梨园春》栏目现场直播了总决选晚会的盛况,10名选手分别展示了豫剧、曲剧、评剧、蒲剧、晋剧、秦腔、黄梅戏等剧种的代表性剧目,同时晚会还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剧种的知名艺术家,如马金凤、黄婉秋、裴艳玲、白淑贤、茅威涛、王蓉蓉、赵志刚等前来莅临指导,精彩献艺,为晚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经过近 4个小时的激烈角逐,最终山西太原实验晋剧院青年团的王春梅和郑州市豫剧院的张海龙分获本届大赛的金奖,同时还产生了 3名银奖、5名铜奖、5名最具潜力奖和 5名组织奖。本届专业演员擂台展演活动不仅通过《梨园春》的平台展示了中国戏曲的无穷魅力,对戏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河南卫视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活动品牌和对外形象,对宣传河南、宣传河南文化做出了贡献。总决选现场之二 总决选现场之一099

推荐访问:河南广播电视台出彩中原栏目 中原 河南 出彩